雖然有夠難看,

但沒辦法,

就把它當外交入門書

硬著頭皮看下去吧。

 

作者: 宮本雄二

譯者: 林錚顗

 

P48

中國共產黨是很喜歡談大道理的,沒有大道理就無法前進,正是他們的特質,有關這一點,

應事先知道為妙。

P49

實事求是=結果主義=理念與價值觀的輕視

P65

為解放台灣而準備的軍事力量,任誰也不知道,接下來可以用到哪裡去。

P75

選擇實質無條件投降的日本,藉著一九五一年的<舊金山和約>,再以主權國家的身分重新回歸國際社會。另一方面,日本也締結了<日美安全保障條約>,將安全保障委託給美國,外交也期待美國的領導,本身只一意追求經濟的發展,這就是戰後日本的基本方針,亦即所謂的「吉田主義」,也就是清武裝、經濟重視主義。這個架構完成於一九五五年,亦即將政黨、政府、經濟界三者結成一體,以追求國策的「五五年體制」。在往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哩,它規定了日本的發展道路和生存方法。

P91

在中國的基層部門和現場的行動,能夠反映出多少中央的意向呢?也就是說,他們的行動是否將中央的意思明確表達出來,因此,每一件都需要受到檢證。其次,對於現場的授權程度有時候也會左右現場的對應。

P95

由於中國的長期又令人驚訝的經濟成長,伴隨了龐大資源和能源的消費,所以資源與能源可能成為中國經濟成長的新瓶頸。基於這個原因,中國對海洋的執著越來越強。

P98

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屆三中全會上,因鄧小平的想法和實行力,決定了國內改革、對外開放的「改革開放政策」。

P136

這樣的示威(上海反日示威)已經不是「反日」,而是「反政府」的行動了。中國當局由此事體會出,「反日」是很容易變成「反政府」的。

P155

在說服對手時,唯一的方法是,採用在對手的國內也行得通的邏輯,誠懇地把「接近我們立場的東西,設法說成是為了對方」之類的手法。當然,將交涉對手在其國內所處的立場,做一事先的了解是比較好的。如果這一點再加上首腦之間的信賴關係,那麼照顧到對手國首腦之立場的可能性也會變高。

P176

當他們做出與我們不同的應對與行動時,自有他們的道理存在。抱持強烈的、知性的好奇心,一定可以找出為何他們有那種反應和行動的解答。

P188

為了使對手同意或者使其讓步,最重要的就是站在對手的立場,找出一個邏輯,讓對手可以在國內說出像「對我國而言,這個交易是個利益,是有利的」這番話。藉著擴大視野,以長遠的眼光來看事情,一定可以發現雙方的共通利益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文明 的頭像
    文明

    小宇宙的小世界

    文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